「一粥一飯當知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」

 

日據時代因糧食缺乏,經常三餐不繼。

 

記得小時候,用餐前祖母常會嚴格要求兒孫,

 

飯後碗裡不許留下半粒米飯,半片菜葉。

 

即使飯粒掉落地上,也從不嫌髒的拾起吃掉。

 

不然,祖母會說:

 

「舉頭三尺有神明,糟蹋糧食的孩子,

 

下輩子要當乞丐或娶貓仔妻(醜老婆)」。

 

 

當時天真的我,並無法體會祖母那時代的艱苦生活,

 

偶而碗裡還剩餘一兩粒飯,依然逃不過祖母的視線,

 

最後成就了我們珍惜糧食的好習慣。

 

 

成家後,祖母的話,依然深深烙印在心中,

 

現在自己得孩子也大了,雖然物質生活遠遠優於老祖母時代,

 

時代雖已轉變,道理是不會變的。

 

除了灌輸另一半要惜糧的觀念,並嚴格要求孩子遵守。

 

當年孩子唸著李紳的詩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,

 

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」

 

腦海中彷彿浮現祖母親切的笑容。

 

 

現今都會區裡,標榜吃到飽的餐廳門庭若市,

 

滿滿的一盤菜肴,不合胃口的,吃太撐的,

 

通通往廚餘或垃圾筒倒,以前餿水大多留著餵養豬隻,

 

但現在有些糧食變成垃圾,怎不叫辛苦的農夫心痛呢?

 

現在的孩子享受富裕的生活,吃得好穿得暖,

 

家長們若不從小灌輸孩子惜福的觀念,

 

寅吃卯糧,金山銀山終有吃空的一天。

 

 

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,不以善小而不為,

 

涓涓細流可以貫穿堅石,若人人能從珍惜糧食做起,

 

進而推展到整個環保維護,那麼人生會變得更美麗。

 

 

PICT0480.JPG 

 

各位朋友這杯花草茶味道如何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r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8) 人氣()